遗簪
yí zān
ㄧˊ ㄗㄢ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遗簪
见“遗簪”。
引证解释
亦作“遗簮”。
指失落的簪子。
引《史记·滑稽列传》:“前有堕珥后有遗簪。”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刘邦彦 《上元十五夜观灯诗》:“归迟不属金吾禁争觅遗簪与坠鈿。”
清•钱谦益 《房海客侍御初度赋长句十四韵为寿》:“去国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旧遗簪。”孔子 出游遇一妇人失落簪子而哀哭。参见“遗簪坠屨”。
引孔子 弟子劝慰她。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
事见《韩诗外传》卷九。后以“遗簪”比喻旧物或故情。 唐•李峤 《答李清河书》:“兄仁及遗簮礼縟追賻,千古之下,凛然而高。”
唐•朱放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诗:“不弃遗簮旧寧辞落帽还。”
明•冯梦龙 《万事足·刑厅叩信》:“岂不念遗簪奈胭脂虎视眈,背生有子今无憾。”
清•王夫之 《雪赋》:“有似去国之臣裴徊赐玦;下山之妇悵惘遗簪。”卸去簪缨。谓挂冠辞官。
引元•袁桷 《次韵杂诗》之五:“遗簪隐世德忍垢躬灌园。”
-
遗
拼音 yí 部首 辶 总笔画 12①丢失。例如~失。~落。②漏掉。例如~忘。~漏。③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例如补~。路不拾~。④余,留。例如~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⑤死人留下的。例如~骨。~言。~嘱。⑥不自觉地排泄。例如~尿。~精。⑦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例如~传。⑧抛弃。例如~弃。 -
簪
拼音 zān 部首 ⺮ 总笔画 18①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例如~子。金~。玉~。~缨(做官者显贵之称)。~绅。②插,戴。例如~戴。~菊。~笔(古人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笏(古代笏以记事,簪笔以备写,臣僚奏事执笏簪笔。故亦称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