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饭虎
xià fàn hǔ
ㄒㄧㄚˋ ㄈㄢˋ ㄏㄨ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吓饭虎
苦笋的别名。
引证解释
苦笋的别名。
引宋•周紫芝 《刘主簿许饷苦笋未至》诗“此君自是盘中虎空想斑斑箸下文”注:“杭 人重苦笋,呼为吓饭虎。”
网络解释
吓饭虎
吓饭虎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à fàn hǔ。
-
吓
拼音 xià,hè 部首 口 总笔画 6◎使害怕。例如~唬(“唬”读轻声)。挺~人的。 -
饭
拼音 fàn 部首 饣 总笔画 7①煮熟的谷类食品。例如大米~。②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例如早~。~菜。~馆。~量。酒囊~袋。③吃饭,或给人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④喂牲畜。例如~牛。 -
虎
拼音 hǔ 部首 虍 总笔画 8①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例如~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②勇猛、威武。例如~将。~势。~劲。~威。~~。~气。③古同“唬”,威吓。④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