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博
xué bó
ㄒㄩㄝˊ ㄅㄛ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学博
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引证解释
唐 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引《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
清•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梦》:“苏州 蒋古愚 学博秉鐸 潁 上,督课诸子甚严。”
网络解释
学博
唐 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
学
拼音 xué 部首 子 总笔画 8①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例如~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②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如~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③掌握的知识。例如~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④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例如~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
博
拼音 bó 部首 十 总笔画 12①多,广,大。例如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②知道得多。例如~古。③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例如~取。~得。聊~一笑。④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例如~奕。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