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缾
wǔ wèi píng
ㄨˇ ㄨㄟˋ ㄆㄧㄥ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五位缾
五代时流行的铜制酒器。
引证解释
五代 时流行的铜制酒器。
引宋•陶穀 《清异录·器具》:“五位缾自 同光 至 开运 盛行。以银铜为之高三尺,围八九寸,上下直如筒样,安嵌盖,其口有微洼处,可以倾酒。春日郊行家家用之。”
-
五
拼音 wǔ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例如~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位
拼音 wèi 部首 亻 总笔画 7①所处的地方。例如座~。部~。~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于。②职务的高低。例如地~。职~。名~。③特指君主的地位。例如即~。篡~。④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例如个~。百~数。⑤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例如诸~。各~。几~客人。⑥姓。 -
缾
拼音 píng 部首 缶 总笔画 12◎同“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