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克
wǔ háng xiāng kè
ㄨˇ ㄏㄤˊ ㄒㄧㄤ ㄎㄜ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五行相克
我国古代“五行”说所谓水、火、金、木、土五者互相克制。其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引证解释
我国古代“五行”说所谓水、火、金、木、土五者互相克制。其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亦称“五行相胜”。参见“五行相生”。
引隋 萧吉 《五行大义·论相尅》:“尅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尅土,土尅水,水尅火,火尅金,金尅木。”
网络解释
五行相克
又作“五行相胜”,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内容之一。隋代肖吉的《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说和“五行相胜”说,本来是古代思想家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朴素唯物论的理论在战国末期被阴阳学派创始人邹衍附会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每一个朝代都受一种五行之德的支配朝代的更替,正是五行相克、五行相胜的结果因而提出了“五德终始”说和“五德转移”说陷入了历史唯心论。《春秋繁露》有《五行相胜》篇解释五行相胜的道理,并附会了一些社会历史方面的内容。
-
五
拼音 wǔ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例如~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行
拼音 háng,xíng 部首 彳 总笔画 6①行列。例如字里~间。罗列成~。②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例如我~二,你~几?③步行的阵列。④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例如泪下两~。⑤某些营业所。例如银~。花~。商行。⑥行业。例如同~。各~各业。⑦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例如~棉袄。~几针。 -
相
拼音 xiāng,xiàng 部首 目 总笔画 9①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例如互~。~等。~同。~识。~传( chuán )。~符。~继。~间( 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②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例如~信。~烦。~问。③亲自看(是否中意)例如~亲。~中( zhòng )。④姓。 -
克
拼音 kè 部首 十 总笔画 7①能够。例如~勤~俭。②战胜,攻下。例如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③制伏。例如~服。~制。~己奉公。以柔~刚。④严格限定。例如~日。~期。~扣。⑤消化。例如~食。⑥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例如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⑦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