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五保的解释
băo

五保

常用词

wǔ băo

ㄨˇ ㄅㄠˇ

时代词语

五保详解

词语解释

五保wǔ băo

  •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

    五保户。

    the five guarantees;

引证解释

  • 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

    《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清•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读 欧公 《杜杞墓志》称 闽 俗贪嗇有老而生子者,父兄多不举虑分家产故也。 杜公 上书请立五保俾民相察,有犯者置之法。”

  • 宋•王安石 变法于 熙宁 三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五保为一大保。参阅《宋史·兵志六》

    宋•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自祖宗已来每有赦令,必曰凡欠官物无侵欺盗用、及虽有侵盗而本家及五保人无家业者并与除放。”

  • 合作化后的农村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以及儿童保教、老人死后保葬的制度简称为“五保”。

    张峻 《家乡夜曲》:“像他老那大年纪又是独身汉,应该享受五保。”

网络解释

五保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救助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五个方面,农村五保供养,是我国农村依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五保”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4
    ①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例如~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拼音 bǎo 部首总笔画 9
    ①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例如~卫。~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②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例如~持。~洁。~质。~墒。③负责。例如~证。~荐。~修。~险。确~。担~。④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⑤旧称佣工。例如酒~(酒店服务人员)。佣~。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