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唐绍仪的解释
táng shào

唐绍仪

常用词

táng shào yí

ㄊㄤˊ ㄕㄠˋ ㄧˊ

时代词语

唐绍仪详解

词语解释

唐绍仪táng shào yí

  •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曾留学美国。历任清政府外务部右侍郎、署邮传部尚书、奉天巡抚。辛亥革命时代表袁世凯参加南北议和。1912年任内阁总理不久辞职。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为七总裁之一。1919年充南方总代表与北洋政府代表议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国府委员。1938年因与日军勾结在上海被刺死。

“唐绍仪”单字拆分
  • 拼音 táng 部首总笔画 10
    ①夸大,虚夸。例如荒~。~大无验。②空,徒然。例如功不~捐(功夫不白费)。③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④朝代名。例如~代。~诗。~僧。~人。~三彩。后~。⑤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⑥古同“螗”,指蝉。⑦姓。
  • 拼音 shào 部首总笔画 8
    ①连续,继承。例如~复(继承恢复)。~述(继承)。~世(连续几世)。②指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例如~酒。~剧。~兴师爷(这一职务旧时大多数由绍兴人担任;后来就称刀笔吏、讼棍为“绍兴师爷”,含贬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人的外表或举动。例如~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②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例如~式。~仗。司~。③礼物。例如贺~。谢~。④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例如~器。⑤法制,准则。例如~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