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当车
táng bì dāng chē
ㄊㄤˊ ㄅㄧˋ ㄉㄤ ㄔㄜ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螳臂当车
螳螂奋举腿臂以阻挡车轮。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英overrate oneself as a mantis trying to stop a chariot; kick against the pricks; throw straws against the wind;
引证解释
后以“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引《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韩诗外传》卷八:“齐庄公 出猎有螳蜋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螳蜋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明•无名氏 《四贤记·解绶》:“劝恩臺妆聋做哑休得要螳臂当车。”
《镜花缘》第十八回:“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李大钊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国民军亦称为联合军虽出全力以为抵抗但 介尔士 军人多炮利,众寡不敌终有螳臂当车的势子。”
国语辞典
螳臂当车
螳螂举起双臂想要阻挡车子。语本比喻不自量力。明·无名氏也作「螳臂挡车」、「螳臂当辕」。
引《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四贤记·第一一出》:「劝恩台装聋做哑休得要螳臂当车。」
《荡寇志·第四二回》:「正是泰山压卵不须辗转之劳,螳臂当车,岂有完整之理?」近以卵击石
反泰山压卵
-
螳
拼音 táng 部首 虫 总笔画 17◎〔~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如“~~捕蝉,黄雀在后”。俗称“刀螂”;简称“螳”,如“~臂当车”(喻不自量力)。 -
臂
拼音 bì,bei 部首 月 总笔画 17◎从肩到手腕的部分。例如~力。~腕。~肘。左膀右~。助你一~之力。 -
当
拼音 dāng,dàng 部首 ⺌ 总笔画 6①充任,担任。例如充~。担( dān )~。~之无愧。②掌管,主持。例如~家。~权。~政。③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例如~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④面对着。例如~面。~机立断。首~其冲。⑤相称,相配。例如旗鼓相~。~量( liáng )。⑥应该。例如应~。理~。老~益壮。⑦抵敌。例如万夫不~之勇。⑧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例如该~何罪。⑨顶端,头。例如瓦~。⑩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车
拼音 chē,jū 部首 车 总笔画 4①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例如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②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例如纺~。水~。③用水车打水。例如~水。④指旋床或其他机器。例如~床。⑤用旋床加工工件。例如~零件。⑥方言,转动身体。例如~身。~过头来。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