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蝉
tiáo chán
ㄊㄧㄠˊ ㄔㄢ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蜩蝉
即蝉。
指宦官。汉时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因以蜩蝉指宦官。
引证解释
即蝉。
引宋•苏辙 《柳湖感物》诗:“根如卧虵身合抱仰视不见蜩蝉喧。”
《水浒传》第一〇五回:“除此山外依旧是销金鑠铁般烈日蜩蝉乱鸣,鸟雀藏匿。”指宦官。 汉 时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因以蜩蝉指宦官。
引明•无名氏 《鸣凤记·严通宦官》:“老年富贵不归园,反相排同道;侵夺人权骄情傲态,欺陵咱狗尾蜩蝉。”
清•昭槤 《啸亭杂录·佛典属》:“时上最喜赞礼郎多有至大位者,公曰:‘蜩蝉辈亦足贵耶?’”
网络解释
蜩蝉
蜩蝉,汉语词语,拼音是tiáo chán,释义是蝉或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