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抟沙的解释
tuán shā

抟沙

常用词

tuán shā

ㄊㄨㄢˊ ㄕㄚ

时代词语

抟沙详解

词语解释

抟沙tuán shā

  • 捏沙成团。比喻聚而易散。比喻团结人民。

引证解释

  • 捏沙成团。比喻聚而易散。

    宋•苏轼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亲友如摶沙放手还復散。”
    明•无名氏 《赠书记·订盟闻难》:“暂时聚首似摶沙好事多磨莫浪嗟。”
    清•梁章鉅 《归田琐记·沪渎唱和诗序》:“时霜蟹初肥因招集行馆中饮酒赋诗。乃不数日即为摶沙之散。”

  • 比喻团结人民。

    清•秋瑾 《感怀》诗:“摶沙有愿兴亡 楚博浪 无椎击暴 秦。”

国语辞典

抟沙tuán shā

  • 一团沙子。比喻无凝结力而易散。

    宋·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诗:「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

网络解释

抟沙

抟沙,汉语词汇。

拼音:tuán shā

注音: ㄊㄨㄢˊ ㄕㄚ

释义:1、捏沙成团。比喻聚而易散。2、比喻团结人民。

“抟沙”单字拆分
  • 拼音 tuán 部首总笔画 7
    ①把东西揉弄成球形。例如~泥球。~纸团。②凭借:“~扶摇而直上”。
  • 拼音 shā,shà 部首总笔画 7
    ①非常细碎的石粒。例如~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②像沙的东西。例如~糖。豆~。~瓤。③声音不清脆不响亮。例如~哑。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