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ㄊㄨㄛ ㄊㄞ ㄏㄨㄢˋ ㄍㄨ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脱胎换骨
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就能脱下胎,换上骨。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英be reborn; change completely and thoroughly; create new things out of the old; turn over a new leaf;
引证解释
道教谓修炼得道脱去凡胎而成圣胎,换易凡骨而为仙骨。参见“脱胎”。
引元•乔吉 《折桂令·红梅徐德可索赋类卷》曲:“返老还童脱胎换骨,饱养烟霞。”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凡人成仙脱胎换骨,定然先将俗肌消尽,然后重换仙体。此非肉眼所知也。”
《西游记》第二七回:“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
亦省作“脱骨”。 明•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刘天绪》:“妄言近桥有退骨塘入浴其中即脱骨成佛。”指诗文取法前人而化为己出。
引明•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余曾见僧 仲璋 一词云:‘万事悠悠输一醉花酒休教离手。’ 性甫 句得非此词脱胎换骨否?”
清•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班 赋序 建武 革命之事几二百言,此诗( 杜甫 《行次昭陵》)以二十字隐括无遗词。古人脱胎换骨之妙最宜深味。”
亦作“脱骨换胎”。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二幕:“夏完淳 :哪里我的《大哀赋》完全摹仿《哀江南》的。 盛蕴贞 :你却是脱骨换胎。”
亦省作“脱换”。 清•钮琇 《觚賸续编·脱换法》:“‘寄愁天上埋忧地下’本 仲长统 语,而 陈卧子 《秋怀》则曰:‘不信有天常自醉,最怜无地可埋忧。’是知不论何语一经脱换,便成佳句。”形容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引毛泽东 《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我们说要脱胎换骨。”
巴金•《随想录·“五四”运动六十周年》:“有一个时期我的确相信别人所宣传的一切我的确否定自己准备从头做起认真改造‘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我不知道牙齿整齐不整齐和受冲击大小有何关联,难道都要打落两颗门牙,才称得上脱胎换骨吗?”
国语辞典
脱胎换骨
原指修炼得道,脱换凡人之躯壳而成仙。比喻澈底改变。宋·葛长庚〈沁园春·要做神仙〉词:「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也作「换骨脱胎」、「抽胎换骨」。
引《西游记·第二七回》:「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
近洗心革面
-
脱
拼音 tuō 部首 月 总笔画 11①离开,落掉。例如~产。~发( fà )。~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②遗漏。例如~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③取下,除去。例如~下。~帽。~氧。~脂。~胎换骨。④倘若,或许。例如~有不测。⑤轻慢。例如~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⑥姓。 -
胎
拼音 tāi 部首 月 总笔画 9①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例如~儿。~生。~教( jiào )(指通过母体对胎儿施加影响,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胚~。怀~。②事的开始,根源。例如祸~。③器物的粗坯。例如泥~。铜~。④衬在衣服、被褥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例如棉花~。 -
换
拼音 huàn 部首 扌 总笔画 10①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例如交~。对~。~工。~文。兑~。②更改,变。例如变~。更( gēng )~。~马(喻撤换担负某项职务的人,含贬义)。~样。~气。~言之(换句话说)。 -
骨
拼音 gǔ,gū 部首 骨 总笔画 9①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例如~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 gàn )。②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例如伞~。扇~。③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例如~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④指人的品质、气概。例如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