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tài yáng
ㄊㄞˋ ㄧㄤ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太阳
地球等行星围绕它公转的恒星是由本身引力吸引在一起的直径为 1.4×10 6 公里的气体球其内部深处热核反应把氢聚变为氦而释放出能量。
例太阳升。太阳落。
英sun; sol;
中医。
英Taiyang;
经外穴名。
即颞颥。
引证解释
日的通称。
引《汉书·元帝纪》:“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
颜师古 注:“太阳,日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指太阳光。
引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太阳晒着风吹着,雨淋着。”
旺盛的阳气。
引《尚书大传》卷五:“遂人 以火纪;火太阳也。”
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终始》:“故至春少阳东出就木,与之俱生;至夏太阳,南出就火,与之俱煖。”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咀嚼英华呼吸太阳。”指太阳穴。参见“太阳穴”。
引《红楼梦》第五二回:“只是太阳还疼。”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完全变了变成个瘪太阳,嘬腮梆,而棱角分明的脸。”
国语辞典
太阳
恒星之一,半径约为七十万公里距地球约一亿五千万公里,地球与其他行星绕其公转。为气态天体表面温度约为摄氏五千五百度中心温度估计超过摄氏一千五百万度足以进行核反应。
太阳穴的简称。
引《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你道好巧!去那女孩儿太阳上打著。大叫一声匹然倒地。」
《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自拿著一面靶儿镜贴在两太阳上。」经穴名。如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网络解释
太阳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太阳目前正在穿越银河系内部边缘猎户臂的本地泡区中的本星际云。在距离地球17光年的距离内有50颗最邻近的恒星系(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恒星是称作比邻星的红矮星大约4.2光年)。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 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虽然氦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氢聚变产生的能量少但温度也更高,因此太阳的外层将膨胀并且把一部分外层大气释放到太空中。当转向新元素的过程结束时太阳的质量将稍微下降外层将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运行的轨道处(这时由于太阳质量的下降这两颗行星将会离太阳更远)。
太阳 (词语)
“太阳(Tài yáng)”是日的常称,与之相对的是太阴(月亮)。
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内的地球和银河系恒星,并从它那里得到光和热。
-
太
拼音 t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4①过于。例如~长。②极端,最。例如~甚。~平。③高,大。例如~空。~学。④很。例如不~好。⑤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例如~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
阳
拼音 yáng 部首 阝 总笔画 6①明亮。②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③指“太阳”例如~光。~面。~历。向~。夕~。④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例如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⑤温暖。例如~春。⑥外露的,明显的。例如~沟。~奉阴违。⑦凸出的。例如~文图章。⑧关于活人的。例如~间(人世间)。~宅。~寿。⑨带正电的。例如~极。~电。~离子。⑩男性生殖器。例如~痿。⑪古同“佯”,假装。⑫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