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禀
tiān bǐng
ㄊㄧㄢ ㄅㄧㄥ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天禀
天资;天赋。
例文词虽少作勉强非天禀。——苏轼《监试呈诸试官》天禀聪颖。
英native endowments;
引证解释
亦作“天禀”。天赋;天性。见“天稟”。
引《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孝睦天稟友爱冥深。”
唐•司空图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诗之一:“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
宋•陶穀 《清异录·肉雷》:“来绍 乃 唐•酷吏 俊臣 之裔天稟鷙忍,以决罚为乐。”
宋•王安石 《答孙少述书》:“其天禀疏介与时不相值,生平所得数人而已。”
茅盾 《子夜》六:“但说谎是他的天禀他立刻想得一个极冠冕堂皇的回答。”
国语辞典
天禀
天生的资质。
引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诗:「予生少而戆好古乃天禀。」
近天分 天赋 天资 天才
网络解释
天禀
天禀,指天赋;天性。见《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序》:“孝睦天禀,友爱冥深。”
-
天
拼音 ti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在地面以上的高空。例如~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②在上面。例如~头(书页上面的空白)。③气候。例如~气。~冷。④季节,时节。例如冬~。⑤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例如今~。⑥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例如~上。~宫。⑦自然界。例如~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⑧〔~干( 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⑨自然的、生成的。例如~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
禀
拼音 bǐng 部首 示 总笔画 13①承受,生成的。例如~性。~赋。②指下对上报告。例如~报。~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