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松
shān sōng
ㄕㄢ ㄙㄨㄥ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杉松
杉树与松树。
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长白山及吉林山区为东北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引证解释
杉树与松树。
引唐•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 长白山 及 吉林 山区,为 东北 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网络解释
杉松 (植物)
杉松(学名:Abies holophylla Maxim.)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约1米。树冠阔圆锥行老龄时则成广卵状伞形。幼树树皮淡褐色。不裂;老龄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状开裂。大枝开展一年生枝条淡黄褐色无毛、有光泽。叶条形。叶缘不向下反卷先端突尖或渐尖无凹缺,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叶背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果枝的叶正面顶端亦常有2~5条不很明显的气孔线。球果圆柱形熟前绿色,成熟时淡黄褐色或淡褐色近无柄。苞鳞短,不露出,先端有刺尖头。
适于风景区、公园、庭园及街路等的栽植。原产中国辽宁省东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东南部。俄罗斯、朝鲜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