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书
sì kù shū
ㄙˋ ㄎㄨˋ ㄕㄨ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四库书
即四部书。
引证解释
即四部书。详“四部书”。
引宋•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清•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独念四库书卷轴夸縹緗。”
网络解释
四库书
四库书,拼音sì kù shū,汉语词汇,即四部书。
-
四
拼音 sì 部首 囗 总笔画 5①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例如~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
库
拼音 kù 部首 广 总笔画 7①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例如仓~。国~。~存。②姓。 -
书
拼音 shū 部首 乙 总笔画 4①成本的著作。例如~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②信。例如~信。~札。~简。~函。③文件。例如证~。说明~。④写字或写的字。例如~法。~写。~桌。~案。~画。⑤写文章。例如大~特~。罄竹难~。⑥字体。例如草~。隶~。楷~。⑦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⑧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例如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