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象搏兔
shī xiàng bó tù
ㄕ ㄒㄧㄤˋ ㄅㄛˊ ㄊ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狮象搏兔
清·黄宗羲《〈称心寺志〉序》。
-
狮
拼音 shī 部首 犭 总笔画 9◎哺乳动物,雄的脖子上有长鬣,多产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称“狮子”;古亦作“师子”)例如~子舞。~子搏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轻视)。 -
象
拼音 xiàng 部首 豕 总笔画 11①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例如~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②形状,样子。例如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 -
搏
拼音 bó 部首 扌 总笔画 13①对打。例如~斗。~击(奋力进击)。~战。~膺(捶胸,表示愤怒)。肉~。拼~。②跳动。例如~动。脉~。③捕捉。例如~噬。 -
兔
拼音 tù 部首 ⺈ 总笔画 8①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例如~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②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