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吼
shī zǐ hǒu
ㄕ ㄗˇ ㄏㄡ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狮子吼
佛教语。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泛指传经说法。喻悍妻怒骂之声。
引证解释
佛教语。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
引《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请饭上方香积中化座灯王狮子吼。”
泛指传经说法。参见“师子吼”。
引唐•刘禹锡 《送鸿举游江西》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狮子吼。”
宋•杨万里 《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诗流倡和秋虫鸣僧房问答狮子吼。”
明•李贽 《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喻悍妻怒骂之声。参见“河东狮吼”。
引宋•苏轼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 居士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按 宋•陈慥 (字 季常 )好谈佛,而其妻悍妒,故 苏轼 以佛家语赋诗戏之。亦省作“狮吼”。 《再生缘》第五四回:“龙图惧内愁狮吼难道説,朕亦低头怕尔强?”
清•赵翼 《西岩招同沉既堂王梦楼两前辈燕集》诗:“閫政严或跪请咎君家伉儷无狮吼。”
国语辞典
狮子吼
狮子的吼声。
比喻佛说法时发出很大的声音震动世界。也作「师子吼」。
引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诗〉:「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
《维摩诘经·卷一·佛国品》:「狮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谕狮子吼众兽下之。」比喻悍妻骂人的声音。
引宋·苏轼〈寄吴德仁兼?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狮
拼音 shī 部首 犭 总笔画 9◎哺乳动物,雄的脖子上有长鬣,多产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称“狮子”;古亦作“师子”)例如~子舞。~子搏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轻视)。 -
子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①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例如~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②植物的果实、种子。例如菜~。瓜~儿。~实。③动物的卵。例如鱼~。蚕~。④幼小的,小的。例如~鸡。~畜。~城。⑤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如~弹( dàn )。棋~儿。⑥与“母”相对。例如~金(利息)。~母扣。~音(辅音)。⑦对人的称呼。例如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⑧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例如孔~。先秦诸~。⑨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如~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⑩用于计时。例如~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⑪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例如~爵。⑫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例如旗~。乱~。胖~。⑬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如敲了两下~门。⑭姓。 -
吼
拼音 hǒu 部首 口 总笔画 7①兽大声叫。例如~叫。狮~。②人在激怒时的呼喊。例如大~。③(风、汽笛、大炮等)发出巨大的声响。例如~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