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
shí luó
ㄕˊ ㄌㄨㄛ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莳萝
伞形科草本植物(Anethum graveolens)羽状复叶,花黄色叶和种子具香味用于泡菜和其它食物的调味。
英dill;
引证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花小形,黄色,果实椭圆形。用以调味亦可入药。
引《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分明恶草蒔萝也甚名花登架去。”
国语辞典
莳萝
植物名。繖形科前胡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约二、三尺。叶为羽状的丝裂片夏开黄色花,茎叶为我国的传统香料。果实呈椭圆形黑褐色,气味芳辛无毒。主治小儿气胀、健脾、开胃气、壮筋骨等。
网络解释
莳萝
莳萝(Anethum graveolens L.),又称土茴香。为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伞形科、莳萝属植物。一二年生草本。2n=2x=22。原产地中海沿岸。欧美国家栽培较多中国华南地区有少量栽培。叶轮生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线状。伞形花序花淡黄,无花被。双悬果棕黄色无剌毛,椭圆扁平状。菜用莳萝出苗后30~40天采收食幼苗或嫩叶。作调味品则在抽薹开花后采收。生长期短可与根菜和瓜类作物间套作。绿叶中含有莳萝精油0.15%、果实中含3%~4%精油主要成分是藏茴香酮、柠檬萜、水芹萜。
莳萝的英文Dill源自古语dilla一字其意为平静、消除之意。古称“洋茴香”原为生长于印度的植物,外表看起来像茴香开着黄色小花,结出小型果实,自地中海沿岸传至欧洲各国。莳萝属欧芹科叶片鲜绿色呈羽毛状,种子呈细小圆扁平状味道辛香甘甜多用作食油调味,有促进消化之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