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四极的解释

四极

常用词

sì jí

ㄙˋ ㄐㄧˊ

时代词语

四极详解

词语解释

四极sì jí

  • 四方极远之地。

  • 指四方极远之国。

  • 四境。

  • 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 古代天文学名词。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

  • 指四肢。

引证解释

  • 四方极远之地。

    《楚辞·离骚》:“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朱熹 集注:“四极四方极远之地。”
    秦 李斯 《峄山刻石》:“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唐•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金•完颜璹 《自适》诗:“小斋蜗角许,夜卧膝仍屈;能以道眼观,宽大犹四极。”

  • 指四方极远之国。

    《尔雅·释地》:“东至於 泰远西至於 邠国,南至於 濮铅,北至於 祝栗,谓之四极。”
    郭璞 注:“四极,皆四方极远之国。”

  • 四境。

    《管子·问》:“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
    尹知章 注:“四极,谓国之四鄙也。”
    汉•晁错 《对贤良文学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其不逮。”
    清•徐昂发 《经广武城》诗:“四极失所制,关塞起龙争。”

  • 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顓民,鷙鸟攫老弱。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苍天补,四极正。”
    清•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新炼 媧妃 之石玉清仍是九层;更筑 共工 之山,坤维安於四极。”

  • 古代天文学名词。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

    《周髀算经》卷下:“凡日月运行四极之道。”
    赵爽 注:“运,周也。极,至也,谓外衡也。日月周行四方,至外衡而还,故曰四极也。”
    元•揭傒斯 《铜仪》诗:“飞龙缠四极,黄道界中天。”

  • 指四肢。

    《素问·汤液醪醴论》:“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於内,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王冰 注:“四极言四末,则四肢也。”
    清•顾炎武 《将远行作》诗:“神明运四极反以形骸拘。”

国语辞典

四极sì jí

  • 四方极远的地方。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矣孝熙四极爰轃。」
    唐·杨烱〈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历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 四方边境。

    《管子·问》:「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

  • 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网络解释

四极

(1)四方极远之地(2)指四方极远之国。(3)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四极”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例如~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①顶端,最高点,尽头。例如登~(帝王即位)。登峰造~。②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例如~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③尽,达到顶点。例如~力。~目四望。物~必反。④最高的,最终的。例如~点。~限。~端。~致。⑤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 wé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