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路
shī lù
ㄕ ㄌ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失路
迷失道路。
指放弃正道。
喻不得志。
引证解释
迷失道路。
引《韩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
唐•方干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云岛採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关扉。”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小人失路茫茫无所之。”指放弃正道。
引《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喻不得志。
引汉•扬雄 《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唐•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
清•郑燮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
国语辞典
失路
迷途。
引《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失路不反闻道犹迷。」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举子高声道:『妈妈小生是失路借宿的。』」近迷途
比喻不得志。
引《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网络解释
失路
失路,汉语词汇。
拼音:shī lù
释义:(1).迷失道路。(2).指放弃正道。(3).喻不得志。
-
失
拼音 shī 部首 大 总笔画 5①丢。例如遗~。坐~良机。收复~地。流离~所。②违背。例如~约。~信。③找不着。例如迷~方向。④没有掌握住。例如~言。~职。~调( tiáo )。⑤没有达到。例如~望。~意。⑥错误。例如~误。~策。过~。~之毫厘,谬以千里。⑦改变常态。例如惊慌~色。 -
路
拼音 lù 部首 足 总笔画 13①道,往来通行的地方。例如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②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例如思~。生~。出~。~子。~数( shù )。③方面,地区。例如外~货。各~人马。④种类。例如一~货色。⑤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⑥车。例如筚~。乘~。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