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己
shǒu jǐ
ㄕㄡˇ ㄐㄧ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守己
谓安守本分。
引证解释
谓安守本分。
引清•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为政随任其俗,人不知有令。既满当迁司徒公数问所欲得者皆不应。其子怪之,公曰:‘司徒自篤亲我自守己。’”
网络解释
守己
守:保持。
己: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性。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守
拼音 shǒu 部首 宀 总笔画 6①保持,卫护。例如~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②看管。例如看~。~护。③在一个地方不动。例如~株待兔。留~。④遵照。例如遵~。~法。~时。⑤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例如保~。因循~旧。⑥呆在一起。例如厮~。⑦节操。例如操~。⑧靠近,依傍。例如~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⑨古代官名。例如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⑩姓。 -
己
拼音 jǐ 部首 己 总笔画 3①对别人称本身。例如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