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玻璃
shuǐ bō lí
ㄕㄨㄟˇ ㄅㄛ ㄌㄧ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水玻璃
俗称“泡化碱”。主要成分为硅酸钠的透明浆状溶液。由硅石与纯碱共熔、冷却粉碎再经高压蒸汽溶解浓缩而得。可用作黏合剂、防火材料或用以调制耐酸混凝土等在造纸、肥皂等工业中用作填料。
国语辞典
水玻璃
钠或钾的矽酸盐,以二氧化矽与碳酸钾或碳酸钠共融之得无色透明的黏液体即为水玻璃。可涂于木材、用具或布上干后成玻璃状之膜,具耐火特性。
-
水
拼音 shuǐ 部首 水 总笔画 4①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例如~稻。~滴石穿。~泄不通。②河流。例如汉~。湘~。③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④液汁。例如~笔。墨~。⑤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例如贴~。外~。肥~。⑥指洗的次数。例如这衣服洗过两~了。⑦姓。 -
玻
拼音 bō 部首 王 总笔画 9◎〔~璃〕a。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品,一般用细纱、石灰石、碳酸钠等混合起来,加高温熔解,冷却后制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化钠和氧化钙。b。俗称某些透明的像玻璃的质料,如“~~丝袜”,“~~雨衣”(“璃”读轻声)。 -
璃
拼音 lí 部首 王 总笔画 14①〔玻~〕见“玻”。②〔琉~〕见“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