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指诸掌
rú zhǐ zhū zhăng
ㄖㄨˊ ㄓˇ ㄓㄨ ㄓㄤ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如指诸掌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后用“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引证解释
后用“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引《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説。子曰:‘子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宋•苏轼 《<范文正公集>叙》:“淮阴侯 见 高帝 于 汉中论 刘 项 短长,画取三 秦,如指诸掌。”
国语辞典
如指诸掌
语本用以比喻对事情熟悉了解或容易办成。
引《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
宋·杨万里〈荐举王自中曾集徐元德政绩同抚司奏状〉:「寿皇论天下事如指诸掌,风生颖脱,有过人者。」
-
如
拼音 rú 部首 女 总笔画 6①依照顺从。例如~愿。~意。~法炮制。②像,相似,同什么一样。例如~此。~是。~同。~故。~初。游人~织。③比得上,及。例如百闻不~一见。自叹弗~。④到,往。例如~厕。⑤假若,假设。例如~果。~若。假~。⑥奈,怎么。例如~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⑦与,和:“公~大夫入”。⑧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⑨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例如突~其来。⑩表示举例。例如例~。⑪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⑫〔~月〕农历二月的别称。⑬姓。 -
指
拼音 zhǐ 部首 扌 总笔画 9①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例如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②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如下了三~雨。③(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例如~着。~画。~南针。~手画脚。④点明,告知。例如~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⑤直立,竖起。例如令人发( fà )~(形容极为愤怒)。⑥意向针对。例如~标。~定。⑦古同“旨”,意义,目的。 -
诸
拼音 zhū 部首 讠 总笔画 10①众,许多。例如~位。~君。~侯。②“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例如投~渤海之尾。③犹“之”:“能事~乎?”。④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⑤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⑥姓。 -
掌
拼音 zhǎng 部首 手 总笔画 12①手心,脚心。例如~心。手~。脚~。鼓~。易如反~。②用巴掌打。例如~嘴。③把握,主持,主管。例如~管。~权。~勺。~柜。④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例如鞋~。马~儿。⑤〔~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