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仁
qīn rén
ㄑㄧㄣ ㄖㄣ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亲仁
亲近有仁德的人。
引证解释
亲近有仁德的人。
引《论语·学而》:“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餘力,则以学文。”
朱熹 集注:“亲近也;仁,谓仁者。”
晋•陆机 《辨亡论下》:“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
南朝•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既而仇讎未殄方凭大国之威;宗祏阽危,尤仰亲仁之德。”
网络解释
亲仁
亲近仁爱有德行
-
亲
拼音 qīn,qìng 部首 立 总笔画 9①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例如~属。~人。~缘。双~(父母)。~眷。②婚姻。例如~事。③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例如~戚。~故。~邻。~朋。④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例如乡~。⑤本身,自己的。例如~睹。~聆。~笔。⑥感情好,关系密切。例如~密。相~。~睦。~疏。⑦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例如~吻。 -
仁
拼音 rén 部首 亻 总笔画 4①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例如~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②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例如核桃~儿。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