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秋分的解释
qiū fēn

秋分

常用词

qiū fēn

ㄑㄧㄡ ㄈㄣ

时代词语

秋分详解

词语解释

秋分qiū fēn

  •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22、23或24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

    the Autumnal Equinox (16th solar term);

引证解释

  •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9月23日或24日。这天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 指秋天。

    《旧唐书·于志宁传》:“以罪较量明非恶逆,若欲依律,合待秋分。”

  • 农业集体单位秋季分配。

    《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1期:“党支部指示协助作秋收和秋分工作后团支部就讨论。”

国语辞典

秋分qiū fēn

  • 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国历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天太阳几乎位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的时间相等。

网络解释

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单字拆分
  • 拼音 qiū 部首总笔画 9
    秋,汉字,象形字,甲骨文中的“秋”字像是一只蟋蟀的形状,因为蟋蟀在秋天鸣叫,所以用以表示秋季。秋天,一年四季之一,位于夏季之后,冬季之前,是收获的季节。在秋天,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加大,树叶由绿转黄,最终飘落,农作物成熟,人们开始收割。秋字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如“愁绪”、“秋思”,以及成语“一叶知秋”,意指通过细微的变化预知大局的发展。
  • 拼音 fēn,fèn 部首总笔画 4
    ①区划开。例如~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②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例如~发。~忧。~心劳神。③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例如~会。~行( háng )。④散,离。例如~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⑤辨别。例如区~。~析。⑥区划而成的部分。例如二~之一。⑦一半。例如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