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皮弁的解释
biàn

皮弁

常用词

pí biàn

ㄆㄧˊ ㄅㄧㄢˋ

时代词语

皮弁详解

词语解释

皮弁pí biàn

  • 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引证解释

  • 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
    郑玄 注:“会,缝中也。璂,读如薄借綦之綦。綦结也。皮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谓之綦。 《诗》云‘会弁如星’,又曰‘其弁伊綦’,是也。邸,下柢也,以象骨为之。”
    《周礼·春官·司服》:“眡朝,则皮弁服。”
    孙诒让 正义:“皮弁为天子之朝服《论语·乡党篇》‘吉月必朝服而朝’《集解》 孔安国 云:‘吉月,月朔也。朝服,皮弁服。’《曾子问》 孔 疏引 郑 《论语注》同。盖以彼月吉诸侯视朔当服皮弁,而皮弁为天子之朝服,故亦通称朝服。”
    清•黄以周 《礼书通故·名物一》:“侯伯璂饰七子男璂饰五,玉亦三采;孤璂饰四,三命之卿璂饰三,再命之大夫璂饰二玉亦二采;一命之大夫及士之会无结饰。 《释名》云:‘以爵韦为之,谓爵弁以鹿皮为之,谓皮弁,以韎韦为之,谓之韦弁。’据《释名》説,三弁之制相同,惟其所为皮色为异耳。”

国语辞典

皮弁pí biàn

  • 用鹿皮制成的帽子。尊贵者才能戴用。见后《汉书·舆服志下》

网络解释

皮弁

先人很重视冠帽的礼仪将其尊称为首服。皮弁就是华夏衣冠体系中首服的一种。以皮革为冠衣冠上当有饰物一般是皮革缝隙之间缀有珠玉宝石比如说天子以五采玉12饰其缝中。《诗经·卫风·淇奥》也提到了这种装饰:“充耳绣莹会弁如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杜注:“弁以鹿子皮为之。” 文献说的皮弁冠前高后卑,与用皂绢所制的委貌冠(玄冠)形制接近。

“皮弁”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例如~毛。②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例如裘~。③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例如封~。书~。④表面。例如地~。⑤薄片状的东西。例如豆腐~。⑥韧性大,不松脆。例如花生放~了。⑦不老实,淘气。例如顽~。⑧指橡胶。例如胶~。~球。⑨姓。
  • 拼音 biàn 部首总笔画 5
    ①古代的一种帽子。例如~髦(①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②喻轻视)。②〔~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③旧时称低级武官。例如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