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敦
péi dūn
ㄆㄟˊ ㄉㄨㄣ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陪敦
方田周围取土修筑的埂坝和绕田沟渠合成的道路与灌溉系统。
引证解释
方田周围取土修筑的埂坝和绕田沟渠合成的道路与灌溉系统。参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引《左传·定公四年》:“是使之职事于 鲁以昭 周公 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杨伯峻 注:“土田陪敦即《诗·鲁颂·閟宫》‘乃命 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之‘土田附庸’亦即《召伯虎簋》之‘僕墉土田’。附庸,或谓即《孟子·万章下》‘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之附庸。”
国语辞典
陪敦
古代封建制度下增封诸侯的土地称为「陪敦」。引申有裨补的意思。汉·毛亨·传:「陪增也;敦,厚也。」唐·孔颖达·正义:「言既封为大国地方五百里又分以土田更增彼宽厚为七百里也。」也作「培敦」。
引《左传·定公四年》:「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
网络解释
陪敦
陪敦,拼音péi dūn,出自《左传·定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