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披猖的解释
chāng

披猖

常用词

pī chāng

ㄆㄧ ㄔㄤ

时代词语

披猖详解

词语解释

披猖pī chāng

  • 亦作“披昌”。猖獗猖狂。溃散;失意;狼狈。繁盛貌。飞扬。

引证解释

  • 亦作“披昌”。猖獗猖狂。

    《北史·王盟独孤信等传论》:“谊 文武奇才以刚正见忌, 有隋 受命鬱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终之克鲜。”
    明•屠隆 《昙花记·雠邪设谤》:“前日 萧黄流 与我同席席上曾説 史思明 也是一员良将,朝廷不能驱使以致披猖。”
    王闿运 《彭寿颐哀词》:“罢计 洛阳羣寇披昌。”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甲辰之役 日本 与 俄 争我 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
    郭沫若 《豕蹄·贾长沙痛哭》:“他想到 梁王 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 匈奴 的披猖。”

  • 溃散;失意;狼狈。

    《梁书·王僧辩传》:“上党王 陈兵见卫欲敍安危,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惮之情弥以伤惻。”
    《北史·王晞传》:“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
    唐•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东周 既削弱两 汉•更沦没。 西晋•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吾奉詔讨贼不幸部曲叛散欲入朝自诉,又为 绍荣 所隔,披猖至此。”

  • 飞扬。

    唐•唐彦谦 《春深独行马上有作》诗:“日烈风高野草香百花狼籍柳披猖。”

网络解释

披猖

披猖,汉语词汇。

拼音:pī chāng

释义:1、猖獗,猖狂。2、溃散;失意;狼狈。3、飞扬。

“披猖”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①覆盖在肩背上。例如~星戴月。②穿戴。例如~挂。~甲。③打开,散开。例如~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④劈开,裂开。例如竹竿~了。
  • 拼音 chāng 部首总笔画 11
    ◎纵恣狂妄。例如~狂。~披(穿衣不系带,散乱不整,引申为不遵法度,放纵自恣)。~獗。~勃(恣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