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萍藻的解释
píng zăo

萍藻

常用词

píng zăo

ㄆㄧㄥˊ ㄗㄠˇ

时代词语

萍藻详解

词语解释

萍藻píng zăo

  • 即浮萍。

引证解释

  • 即浮萍。参见“浮萍”。

    《淮南子·墬形训》:“蔈生萍藻萍藻生浮草。”
    三国 魏 曹丕 《于玄武陂作》诗:“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 山阴 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网络解释

萍藻

萍藻是汉语词汇,拼音是pínɡ zǎo,解释为浮萍。

“萍藻”单字拆分
  • 拼音 píng 部首总笔画 11
    ◎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亦称“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例如~泊。~踪。~水相逢。
  • 拼音 zǎo 部首总笔画 19
    ①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例如水~。海~。小球~。~类植物。②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例如狸~。金鱼~。③指华丽的文彩、文辞。例如~思(多采的文思)。~丽。~绘(文采)。~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饰。④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例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