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兵符
pì bīng fú
ㄆㄧˋ ㄅㄧㄥ ㄈㄨ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辟兵符
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伤害的符箓。
引证解释
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伤害的符箓。
引《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布 诛 肃” 裴松之 注引 晋•王沉 《魏书》:“辅 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鑕致其旁,欲以自彊。”
清•吴伟业 《宫扇》诗:“旧内谩悬长命缕新宫徒贴辟兵符。”
网络解释
辟兵符
辟兵符是汉语词汇,读音pì bīng fú,出自三国志。
-
辟
拼音 bì,pì 部首 辛 总笔画 13①君主。例如复~。②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例如~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③古同“避”,躲,设法躲开。④古同“睥”,睥睨。 -
兵
拼音 bīng 部首 八 总笔画 7①武器。例如~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②战士,军队。例如~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③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例如~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
符
拼音 fú 部首 ⺮ 总笔画 11①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例如虎~。~信。~节。②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例如~号。音~。③相合。例如~合。言行相~。④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例如~咒。护身~。⑤古代称祥瑞的征兆。例如~瑞。~应( 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