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
ní cháng yǔ yī
ㄋㄧˊ ㄔㄤˊ ㄩˇ ㄧ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霓裳羽衣
即《霓裳羽衣曲"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56b697474">霓裳羽衣曲》。
仙道的衣服。
借指如仙美女。
引证解释
即《霓裳羽衣曲》。参见“霓裳羽衣曲”。
引唐•元稹 《法曲》诗:“明皇 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沉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
唐•郑嵎 《津阳门诗》“宸聪听览未终曲,却到人间迷是非”自注:“叶法善 引上入月宫时秋已深,上苦凄冷,不能久留归,於天半尚闻仙乐。及上归,且记忆其半。遂於笛中写之。会 西凉 都督 杨敬述 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 敬述 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
清•吴骞 《扶风传信录》:“竝见 姮娥 与众仙姬逍遥按乐殆所谓《霓裳羽衣》、钧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间所有。”仙道的衣服。
引《红楼梦》第八五回:“只见金童玉女旗旛宝幢,引着一个霓裳羽衣的小旦头上披着一条黑帕,唱了几句儿进去了……小旦扮的是 嫦娥。”
《花月痕》第四九回:“瑶华 道:‘ 姮娥 也算不得 共姜他霓裳羽衣,怎样也接了 唐明皇 ?’”借指如仙美女。
引明•无心子 《金雀记·掷果》:“綺罗丛里望霓裳羽衣,看娇娥,皆修媚。”
国语辞典
霓裳羽衣
仙人所穿的服装五彩薄细,有如虹霓的衣服。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这些仙女名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
乐曲名。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舞曲。参见「霓裳羽衣曲」条。
引《乐府诗集·卷五六·舞曲歌辞五·唐·王建·霓裳辞》:「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问其曲,曰:『霓裳羽衣』。」
-
霓
拼音 ní 部首 雨 总笔画 16◎虹的一种,亦称“副虹”。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
裳
拼音 cháng,shang 部首 衣 总笔画 14①〔~~〕光明。②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
羽
拼音 yǔ 部首 羽 总笔画 6①鸟的毛。例如~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②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例如~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③箭上的羽毛,借指箭。例如~猎。④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
衣
拼音 yī 部首 衣 总笔画 6①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例如~服。~着( zhuó )。~冠。~架。~锦还( huān )乡。②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例如炮~。糖~。肠~。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