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衲袄的解释
ăo

衲袄

常用词

nà ăo

ㄋㄚˋ ㄠˇ

时代词语

衲袄详解

词语解释

衲袄nà ăo

  • 一种斜襟的夹袄或棉袄。

引证解释

  • 一种斜襟的夹袄或棉袄。

    宋•李纲 《建炎进退志》卷三:“既於 河北、陕西、京东 西 四路募兵而军器、衲袄、旗帜之类经 靖康 之变,类多散失。”
    《宣和遗事》前集:“﹝巡兵﹞腿繫着粗布行缠穿着鸦青衲袄。”
    《水浒传》第三四回:“只见林子四边齐齐的分过三五百个小嘍囉来一个个身长力壮,都是面恶眼兇,头裹红巾身穿衲袄,腰悬利剑,手执长枪早把一行人围住。”
    碧野 《灯笼哨》:“‘ 保儿来,躲进爷爷的袄里暖一暖!’老人招呼着他的孙子他蹲下来解开一件厚厚的破衲袄。”
    许地山 《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网络解释

衲袄

衲袄,汉语词汇,拼音为nà ǎo,指一种斜襟的夹袄或棉袄。

“衲袄”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①僧衣。②僧人。例如老~。③同“纳”。
  • 拼音 ǎo 部首总笔画 9
    ◎有衬里的上衣。例如夹~。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