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逆覩的解释

逆覩

常用词

nì dǔ

ㄋㄧˋ ㄉㄨˇ

时代词语

逆覩详解

词语解释

逆覩nì dǔ

  • 亦作“逆睹”。

  • 预知;预见。

引证解释

  • 亦作“逆睹”。预知;预见。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明•徐渭 《策》:“辟如舟人已逆睹安流之在前县水激湍祗寻丈耳;致死命於寻丈则坐享其安流,人孰不竭力以为之哉!”明•王琼 《双溪杂记》:“后来之变故无形非愚臣之所能逆覩。”
    吴中弼 《上海罢市救亡史》:“利害得失,尚难逆睹。”

“逆覩”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①方向相反,与“顺”相对。例如~流。~行。~风。~转( 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②抵触,不顺从。例如忤~。忠言~耳。③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例如叛~。~产。④迎接。例如~旅(旅店)。⑤预先。例如~料(预料)。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5
    覩dǔㄉㄨˇ 基本解释 ①同“睹”。看見。《説文•目部》:“睹,見也。覩,古文从見。”《易•乾》:“聖人作而萬物覩。”②懂得;明白。《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光曰:‘僚素貪而恃力,知進之利,不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