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勒章京
méi lè zhāng jīng
ㄇㄟˊ ㄌㄜˋ ㄓㄤ ㄐㄧㄥ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梅勒章京
亦称“梅勒额真”。亦称“梅楞章京”。
满语。清代八旗官名。顺治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
引证解释
亦称“梅楞章京”。亦称“梅勒额真”。满语。 清•代八旗官名。 顺治 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
引《清文献通考·职官一》:“凡我国官名俱易以满语,勿仍袭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旧名……一等副将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将,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将,为三等梅勒章京。”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噯!你那舅舅何曾戴得个红顶儿哟!当了个难的 乾清门 辖好容易升了等儿,説这可就离得梅楞章京快了,谁知他从那么一升就升到那头儿去了。”
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国初官名 清 语居多……梅勒额真、梅勒章京皆今副都统。”
网络解释
梅勒章京
清朝官爵名。清初官爵名多袭用明朝旧称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年),易满语,改副将为梅勒章京。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年),将作为爵名的梅勒章京改称阿思哈尼哈番。乾隆元年(1723)定阿思哈尼哈番的汉字为男。
-
梅
拼音 méi 部首 木 总笔画 11①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例如~花。~子。②姓。 -
勒
拼音 lè,lēi 部首 力 总笔画 11①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例如马~。②收住缰绳不使前进。例如悬崖~马。③强制。例如~令。~索。④统率。例如~兵。⑤雕刻。例如~石。~碑。~铭。 -
章
拼音 zhāng 部首 音 总笔画 11①歌曲诗文的段落。例如~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②条目,规程。例如~程。~法。简~。党~。约法三~。③修理。例如杂乱无~。④花纹,文采。例如黑质而白~。⑤戳记。例如图~。盖~。⑥佩带的身上的标志。例如袖~。领~。徽~。像~。⑦奏本。例如奏~。本~。⑧同“彰”,彰明。⑨姓。 -
京
拼音 jīng 部首 亠 总笔画 8①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例如~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②大。③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④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例如~族。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