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liáo níng shěng
ㄌㄧㄠˊ ㄋㄧㄥˊ ㄕㄥ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辽宁省
简称“辽”。在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临黄海和渤海。面积14.59万平方千米。人口4034万(1995年)有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清初置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省会沈阳中部为辽河平原余为低山丘陵,南部形成辽东半岛。辽河纵贯南北。从南向北为暖温带和中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亦为温带水果和柞蚕茧的主要产区。
-
辽
拼音 liáo 部首 辶 总笔画 5①远。例如~远。~阔。②中国朝代名。例如~代。③中国辽宁省的简称。 -
宁
拼音 níng,nìng,zhù 部首 宀 总笔画 5①平安,安定。例如~静。~谧。息事~人。②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例如~亲。归~。③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沪~铁路④姓。 -
省
拼音 shěng,xǐng 部首 目 总笔画 9①地方行政区域。例如~份。~会。②节约,不费。例如~钱。~事。~吃俭用。③简易,减免。例如~略。~称。~写。④中国古官署名。例如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⑤古代称王宫禁地。例如~中。~闼(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