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龙堆的解释
lóng duī

龙堆

常用词

lóng duī

ㄌㄨㄥˊ ㄉㄨㄟ

时代词语

龙堆详解

词语解释

龙堆lóng duī

  • 龙堆"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20273b5f9b">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即金沙洲。喻指长堤。

引证解释

  • 龙堆 的略称。古 西域 沙丘名。参见“龙堆"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20273b5f9b">白龙堆”。

    汉•扬雄 《法言·孝至》:“龙堆 以西大漠以北,鸟夷兽夷,郡劳王师 汉•家不为也。”
    李轨 注:“白龙堆 也。”
    《周书·异域传序》:“是知鴈海 龙堆天所以絶夷夏也;炎方朔漠地所以限内外也。”
    唐•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四:“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 龙堆 月照营。”
    清•纳兰性德 《满庭芳》词:“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 龙堆。”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为语将军休逸乐 龙堆 千里尚胡尘。”

  • 即 金沙洲。洞庭湖 中洲名。

    唐•杜甫 《过洞庭湖》诗:“蛟室 拥 青草龙堆 隐 白沙。”
    仇兆鳌 注:“《一统志》:金沙洲 在 洞庭湖 中一名 龙堆,延袤数里。”
    元•傅若金 《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诗:“洞庭 秋气满 龙堆为客偏惊节序推。”

  • 喻指长堤。

    明•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筑起龙堆,柳夹两湖之岸;驾成鸿影桃敷百尺之桥。”

网络解释

龙堆

(1). 白龙堆 的略称。古 西域 沙丘名。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龙堆 以西

“龙堆”单字拆分
  • 拼音 lóng 部首总笔画 5
    ①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例如~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②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例如恐~。③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例如~颜。~体。~袍。④姓。
  • 拼音 duī 部首总笔画 11
    ①累积在一起的东西。例如~栈。~房。土~。②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例如~积。~放。~垒。~摞。~砌。③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例如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