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廪生的解释
lǐn shēng

廪生

常用词

lǐn shēng

ㄌㄧㄣˇ ㄕㄥ

时代词语

廪生详解

词语解释

廪生lǐn shēng

  • 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清制略同。参阅《明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引证解释

  • 明•清 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 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廩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 清 制略同。参阅《明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国语辞典

廪生lǐn shēng

  • 明清两代由公家发给银两、粮食的生员。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廪生到此便宜贡且从容一边站立看别个赏花红。」

网络解释

廪生

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廪生”单字拆分
  • 拼音 lǐn 部首 广 总笔画 16
    ①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例如仓~。~生(即“廪膳生员”,中国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饩(旧指由官府供给的粮食)。②积聚,郁结:“~于肠胃”。
  • 拼音 shēng 部首总笔画 5
    ①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例如诞~。滋~。~长。②造出。例如~产。③活的,有活力的。例如~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④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例如众~。丧~。卫~。⑤生活,维持生活的。例如~计。~意。⑥整个生活阶段。例如一~。平~。今~。⑦发出,起动。例如~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⑧使燃料燃烧起来。例如~火。⑨植物果实不成熟。例如~瓜。⑩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例如~饭。~水。⑪不熟悉的,不常见的。例如~疏。~客。~字。陌~。⑫不熟练的。例如~手。⑬未经炼制的。~铁。⑭硬。例如态度~硬。~吞活剥。⑮甚,深。例如~怕。~疼。⑯正在学习的人。例如学~。门~。⑰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例如儒~。医~。⑱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例如小~。老~。武~。⑲词尾。例如好~休养。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