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
lóng yăn
ㄌㄨㄥˊ ㄧㄢ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龙眼
桂圆与荔枝相近的一种果实它由东印度群岛的一种乔木( Euphoria longana )产生。
英longan;
产生龙眼果实的一种乔木。
引证解释
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小,黄白色,圆锥花序。木质致密可以制器具。是我国 福建、广东 等地的特产。
引晋•左思 《吴都赋》:“龙眼橄欖棎榴御霜。”
《太平御览》卷九七三引 晋•顾微 《广州记》:“龙眼子似荔枝,七月熟。”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八:“在龙眼开花时我才认识他。”指这种植物的果实。为果中珍品。也称桂圆。
引《东观汉记·南匈奴单于传》:“南单于来朝赐御仓及橙、橘、龙眼、荔枝。”
唐•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荔支方过,龙眼即熟。”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目》:“龙眼正圆。”
国语辞典
龙眼
植物名。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乔木。树皮茶褐色或灰褐色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四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为杂性,同株,小形。果实也称为「龙眼」呈球形,黄褐色,外具不规则而不显明的浅龟甲纹亦可称为「骊珠」、「荔枝奴」、「龙目」、「圆眼」。
网络解释
龙眼(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又称桂圆,益智。莆田当地百姓称为三尺农味;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花序大型多分枝;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中国的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广东最盛,福建次之;云南及广西南部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也常有栽培。龙眼是中国南部和东南部著名果树之一常与荔枝相提并论。龙眼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质等含铁量也比较高,可提高热能、补充营养。
(概述图来源:)
-
龙
拼音 lóng 部首 龙 总笔画 5①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例如~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②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例如恐~。③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例如~颜。~体。~袍。④姓。 -
眼
拼音 yǎn 部首 目 总笔画 11①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例如~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②见识,对事物的看法。例如~光远大。~界开阔。③孔洞,窟窿。例如炮~。针~儿。泉~。④关节,要点。例如节骨~儿。字~儿。⑤戏曲中的节拍。例如一板三~。⑥当前。例如~前利益。~下。⑦量词。例如一~井。⑧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