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遯
liú dùn
ㄌㄧㄡˊ ㄉㄨㄣ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流遯
同“流遁”。流亡隐遁。
引证解释
同“流遁”。
引《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
晋•葛洪 《抱朴子·辞义》:“不能拯风俗之流遯世涂之陵夷通疑者之路,賑贫者之乏,何异春华不为肴粮之用,茝蕙不救冰寒之急。”流亡隐遁。
引晋•桓温 《荐谯元彦表》:“方今六合未康豺豕当路……益宜振起道义之徒,以敦流遯之弊。”
-
遯
拼音 dùn 部首 辶 总笔画 14①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艮下乾上。《易•遯》:“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②同“遁”。《説文•辵部》:“遯,逃也。”《玉篇•辵部》:“遁,退還也,隱也。遯,同遁。”《易•序卦》:“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