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锣鼓经的解释
luó jīng

锣鼓经

常用词

luó gǔ jīng

ㄌㄨㄛˊ ㄍㄨˇ ㄐㄧㄥ

时代词语

锣鼓经详解

词语解释

锣鼓经luó gǔ jīng

  • 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记谱时一般用某些代表字表示各种乐器的音响如“大”表示鼓,“仓”表示大锣,“台”表示小锣,“七”表示钹,“扎”表示板,“乙”是休止符等。

引证解释

  • 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记谱时一般用某些代表字表示各种乐器的音响如“大”表示鼓,“仓”表示大锣,“台”表示小锣“七”表示钹,“扎”表示板,“乙”是休止符等。

国语辞典

锣鼓经luó gǔ jīng

  • 中国打击乐音响的念法和读谱法的统称。依乐器的形制、音色和奏法的同异用相应的方言状声字来模拟锣鼓音响的节奏表示单击和合击,以便口诵心记。

网络解释

锣鼓经

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

锣鼓经实际上是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将各种打击乐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并通过各种不同的节奏*形态演奏出来就形成一套套的锣鼓点*。将各种锣鼓点按其实际音响与节奏口头背诵则称为锣鼓经。简称锣经。

锣鼓经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

“锣鼓经”单字拆分
  • 拼音 luó 部首总笔画 13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例如~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鼓喧天。紧~密鼓。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
    ①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如~乐( yuè )。~角( jiǎo )。大~。②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例如耳~。石~。③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例如~吹。~噪。④发动,使振作起来。例如~励。~动。~舞。一~作气。⑤高起,凸出。例如~包。~胀。⑥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 拼音 jīng 部首总笔画 8
    ①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例如~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②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例如东~。西~。~度。~纬仪。③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例如诗~。易~。~书。~卷。~文。~义。~传( 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④治理,管理。例如~理。~营。~商。~济。~纪。~天纬地。⑤通过。例如~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⑥禁受。例如~受。~风雨,见世面。⑦常行的,历史不变的。例如~常。~费。荒诞不~。⑧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例如~脉。~络。⑨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例如已~。曾~。⑩缢死,上吊。例如自~。⑪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例如月~。~血。⑫古同“京”,数目。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