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楷隶的解释
kăi

楷隶

常用词

kăi lì

ㄎㄞˇ ㄌㄧˋ

时代词语

楷隶详解

词语解释

楷隶kăi lì

  • 指隶书。汉魏时以隶书为楷法故称。

  • 楷书与隶书。

引证解释

  • 指隶书。 汉•魏 时以隶书为楷法,故称。

    《南史·萧确传》:“确 字 仲正少驍勇,有文才,尤工楷隶。”

  • 楷书与隶书。

    明•陶宗仪 《辍耕录·瘞鹤铭》:“元魏 间尽习隶法。自 隋 平 陈中国多以楷、隶相参。”

国语辞典

楷隶kăi lì

  • 工整有法度的隶书。

    《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邵陵携王纶传》:「确字仲正少骁勇,有文才,尤工楷隶。」

网络解释

楷隶

楷隶,汉语词汇,指隶书或指楷书与隶书。

“楷隶”单字拆分
  • 拼音 kǎi,jiē 部首总笔画 13
    ①法式,模范。例如~模。~范。~则。~式。②汉字的一种书体。例如~书。正~。小~。~体。
  • 拼音 lì,dài 部首总笔画 8
    ①附属,属于。例如~属。配~(从属)。直~中央。②封建时代的衙役。例如~卒。皂~。徒~。③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例如奴~。~仆。④隶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例如~书。~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