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哭嫁的解释
jià

哭嫁

常用词

kū jià

ㄎㄨ ㄐㄧㄚˋ

时代词语

哭嫁详解

词语解释

哭嫁kū jià

  • 旧时地方民俗。嫁女时家人或请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儿离去。

引证解释

  • 旧时地方民俗。嫁女时家人或请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儿离去。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就是要请会哭的人嘛。在 津市 有种专门替人哭嫁的男女他们是干这行业的专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像唱歌好听极了。”

网络解释

哭嫁 (婚姻习俗)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也有的是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等等……

“哭嫁”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例如~喊。~泣。~诉。~腔。啼~。长歌当~。
  • 拼音 jià 部首总笔画 13
    ①女子结婚。例如出~。~娶。再~。~奁。~妆。②〔~接〕把不同品种的两种植物接在一起,让它变种,达到提早结果、增加抗性、提高品种质量等目的。③把祸害、怨恨推到别人身上。例如~怨。~祸于人。~非(委过于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