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济私
jiă gōng jì sī
ㄐㄧㄚˇ ㄍㄨㄥ ㄐㄧˋ ㄙ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假公济私
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亦作:假公营私。
引证解释
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 《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太宗(唐太宗 )诛 建成 比於 周公 诛 管 蔡只消以公私断之。
引周公 全是以 周 家天下为心 太宗 则假公义以济私欲者也。”
元•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明•董传策 《论严嵩欺君误国疏》:“他如筑堡修城之费 嵩 皆假公济私,而献諂者又甘为侵润。”
《清史稿·兵志四》:“於是帮办人员假公济私百端纷扰。”
茅盾 《动摇》二:“攻击我的 倪甫庭去年私卖 日 货被我查出,扣留他三包糖以此恨我,今天他假公济私来捣乱来了。”
亦作“假公营私”。 《元典章·礼部一·进表》:“照得近年以来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以进表为由,假公营私,滥行给驛。”
清•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何谓‘摘疵’求言既切,则言者必多,言之既多,则岂能尽善,甚而假公营私饰词希进,未俗之弊,何所不有。”
臧克家 《裁员》诗:“应该先从他们开刀:渎职贪污,假公营私,忘了公仆的身份。”
国语辞典
假公济私
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私利。
引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于是帮办人员假公济私百端纷扰。」
近营私舞弊
反大公无私 廉洁奉公 公事公办 毁家纾难
-
假
拼音 jiǎ,jià 部首 亻 总笔画 11①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例如~山。~话。~冒。~释。~死。虚~。真~。弄虚作~。②借用,利用。例如~借。~货。~道(借路)。~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公济私。不~思索(用不着想)。③〔~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草书称“平~~”。④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例如~设。~使。~令。~如。~若。 -
公
拼音 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4①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例如~正。~心。大~无私。②共同的,大家承认的。例如~理。~式。~海。~制。③国家,社会,大众。例如~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④让大家知道。例如~开。~报。~然。⑤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如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⑥敬辞,尊称男子。例如海~。包~。诸~(各位)。⑦雄性的。例如~母。~畜。⑧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例如~~。外~(外祖父)。⑨姓。 -
济
拼音 jì,jǐ 部首 氵 总笔画 9①渡,过河。例如同舟共~。②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例如~世。救~。赈~。周~。接~。③补益。例如无~于事。 -
私
拼音 sī 部首 禾 总笔画 7①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例如~人。~有。~见。~仇。~情。~营。~欲。②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例如~自。~刑。~货。走~。~生子。③暗地里。例如~议。~奔。隐~。窃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