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焦涸的解释
jiāo

焦涸

常用词

jiāo hé

ㄐㄧㄠ ㄏㄜˊ

时代词语

焦涸详解

词语解释

焦涸jiāo hé

  • 干枯;枯竭。

引证解释

  • 干枯;枯竭。

    南朝•梁 陶弘景 《请雨词》:“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嗷嗷瞻天雀息。”
    南唐 李建勋 《春雪》诗:“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寒。”
    明•李东阳 《吕梁洪二十韵》:“冬乾苦焦涸夏潦愁泱漭。”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三》:“况复脑如是冥冥耳如是薨薨,情感如是焦涸心绪如是不宁。”

网络解释

焦涸

焦涸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干枯;枯竭。

“焦涸”单字拆分
  • 拼音 jiāo 部首总笔画 12
    ①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例如烧~。~土。~头烂额。②烦躁,着急。例如~急。~虑。~灼。~躁不安。③酥,脆。例如~脆。~枣。④喻干燥到极点。例如唇~口燥。~枯。~裂。~渴。⑤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例如~炭。~煤。~炼。⑥姓。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水干。例如干~。~泽。~竭。~辙之鲋(喻处境十分危难、急待救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