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锦官城的解释
jǐn guān chéng

锦官城

常用词

jǐn guān chéng

ㄐㄧㄣˇ ㄍㄨㄢ ㄔㄥˊ

时代词语

锦官城详解

词语解释

锦官城jǐn guān chéng

  • 城名。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南。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掌织锦官员之官署因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

引证解释

  • 城名。故址在今 四川 成都 南。 成都 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掌织锦官员之官署因称“锦官城”。后用作 成都 的别称。

    唐•杜甫 《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
    明•陆采 《明珠记·会内》:“但愿平安下三 蜀春风依旧 锦官城。”
    张素 《拟李义山<井络>》诗:“玉垒山 前花黯黯 锦官城 外鼓逢逢。”
    亦省称“锦官”、“锦城”。 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其道西城,故 锦官 也。”
    《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任豫 《益州记》:“锦城 在 益州 南 笮桥 东 流江 南岸 蜀 时故 锦官 也。”
    北周 庾信 《奉和赵五途中五韵》:“锦城 遥可望廻鞍念此时。”
    唐•李白 《蜀道难》诗:“锦城 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清•查昇 《陈丈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得明字》:“金谷 何如 蜀 锦城放翁 旧谱閲《天彭》。”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锦城 荣乐,且住为佳。”

国语辞典

锦官城jǐn guān chéng

  • 地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县南。因织锦在锦江内洗濯更加鲜明故称为「锦官城」。后人常用为成都的别称。

网络解释

锦官城

古代成都的别称也可简称为锦城。在三国蜀汉时期因成都蜀锦出名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财政收入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锦官城的称呼由此产生而声名远扬。后世也常以锦城和锦官城为成都作为成都的别称。

“锦官城”单字拆分
  • 拼音 jǐn 部首总笔画 13
    ①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例如~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②鲜明美丽。例如~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 拼音 guān 部首总笔画 8
    ①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例如~吏。~僚。~邸。~腔。~署。~厅。~爵。②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例如~办。~费。~方。~府。③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例如感~。器~。五~。~能。④姓。
  • 拼音 chéng 部首总笔画 9
    ①围绕都市的高墙。例如~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②都市。例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