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短
jié duăn
ㄐㄧㄝˊ ㄉㄨㄢ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节短
修辞的一种节缩形式。
引证解释
修辞的一种节缩形式。
引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七篇:“节短这种形式现在用得很广泛清楚明白、简洁有力的例子很多。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常节为‘马列主义’‘人民代表大会’常节为‘人大’等。”
《光明日报》1984、3、19:“我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字节短短语’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应该说这个短语言简意赅……‘节短’不是不可以但要合理。”
网络解释
节短
节短是汉语词汇,拼音ㄐㄧㄝ ˊ ㄉㄨㄢˇ,解释为修辞的一种节缩形式。
-
节
拼音 jié,jiē 部首 艹 总笔画 5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例如竹~。~外生枝。②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例如关~。两~车厢。③段落,事项。例如~~(一段一段地,逐步)。~目。④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例如~气。~令。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例如~日。⑥礼度。例如礼~。⑦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例如~奏。~拍。~律。⑧操守。例如~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⑨省减,限制。例如~省。~制。开源~流。⑩略去,简略。例如~选。~录。⑪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例如符~。使~。⑫姓。 -
短
拼音 duǎn 部首 矢 总笔画 12①长度小,与“长( cháng )”相对。例如~期。~暂。~促。~途。~命。~讯。~浅。~兵相接。~小精悍。②缺少,欠。例如~少。~缺。③缺点。例如~处。护~。取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