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袍
duăn hè páo
ㄉㄨㄢˇ ㄏㄜˋ ㄆㄠ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短褐袍
粗布的短衣。
引证解释
粗布的短衣。参见“短褐”。
引《水浒传》第十五回:“头綰两枚鬅鬆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
网络解释
短褐袍
短褐袍
粗布的短衣。《水浒传》第十五回:“头绾两枚鬅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参见“ 短褐 ”。
-
短
拼音 duǎn 部首 矢 总笔画 12①长度小,与“长( cháng )”相对。例如~期。~暂。~促。~途。~命。~讯。~浅。~兵相接。~小精悍。②缺少,欠。例如~少。~缺。③缺点。例如~处。护~。取长补~。 -
褐
拼音 hè 部首 衤 总笔画 14①粗布或粗布衣服。例如短~。②黑黄色。例如~煤(煤的一种,多为褐色,除可作燃料外,还可以提炼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称“褐炭”)。~藻(藻类植物的一大类,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富含碘质和胶质,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 -
袍
拼音 páo 部首 衤 总笔画 10①中式长衣。例如~子。长~。旗~。棉~。皮~。同~(旧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旧”)。②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