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监国的解释
jiān guó

监国

常用词

jiān guó

ㄐㄧㄢ ㄍㄨㄛˊ

时代词语

监国详解

词语解释

监国jiān guó

  • 监管国事。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称“监国”。

  •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权臣或近亲摄政,亦称“监国”。

引证解释

  • 监管国事。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称“监国”。

    《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
    《史记·晋世家》:“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旧唐书·高宗纪下》:“上以服饵令皇太子监国。”
    清•周亮工 《书影》卷一:“其书是 明仁宗 东宫所閲上有监国之寳。”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三回:“﹝ 太祖 ﹞命太子 皇太极 监国自率二万劲旅,到 天坛 祭天。”

  •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权臣或近亲摄政,《新五代史·周太祖纪》:“﹝ 汉•﹞太后制以 威(郭威 )监国。”
    元•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三折:“我只为君王幼小权监国除此别无他意。”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八九回:“我今朝才晓得你的心肝了。你想儿子即位你好监国,这等痴心妄想劝你趁早罢休!”

国语辞典

监国jiān guó

  • 古代君主外出由太子留守,代理监临国事。

    《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
    《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

  • 当国家非常时期新君未正大位时,由近亲代理国事,称为「监国」。如明景帝。

  • 代幼君处理国政的人。如清末溥仪年幼其父载澧即为监国摄政王。

网络解释

监国

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监国”单字拆分
  • 拼音 jiān,jiàn 部首总笔画 10
    ①督察。例如~察。~控。~测。~护。~考。~听。②牢,狱。例如~狱。~押。~禁。坐~。
  • 拼音 guó 部首总笔画 8
    ①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例如~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②特指中国的。例如~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