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成
jí dà chéng
ㄐㄧˊ ㄉㄚˋ ㄔㄥ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集大成
谓融会各家思想、学说、风格、技巧等而自成体系或自成一格。
引证解释
谓融会各家思想、学说、风格、技巧等而自成体系或自成一格。 《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 伊尹,圣之任者也; 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孔子,圣之时者也。
引孔子 之谓集大成。”
孙奭 疏:“盖集大成即集 伯夷、伊尹、柳下惠 三圣之道,是为大成耳……其时为言以谓时然则然无可无不可,故谓之集其大成,又非止於一偏而已。”
宋•陈师道 《后山诗话》:“子美 之诗 退之 之文, 鲁公 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明•宋濂 《答章秀才论诗书》:“杜子美 復继出上薄《风》《雅》,下该 沉 宋,才夺 苏 李 ……真所谓集大成者。”
国语辞典
集大成
汇集各方面主张而成一完全的学说。
引语出《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
集
拼音 jí 部首 隹 总笔画 12①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②聚合,会合。例如聚~。~合。~会。~体。~团。~训。~散。~资。~中。~大成。~腋成裘。③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例如~子。文~。诗~。选~。全~。④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例如上~。第五~。⑤定期交易的市场。例如~市。赶~。⑥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例如~部。经史子~。⑦成就,成功。例如大业未~。⑧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例如子~。交~。⑨古同“辑”,和睦。⑩姓。 -
大
拼音 dà,dài,t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3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例如~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②指大小的对比。例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③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例如~局。~众。④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例如不~高兴。⑤年长,排行第一。例如老~。⑥敬辞。例如~作。~名。~手笔。⑦时间更远。例如~前年。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⑨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例如~概。~凡。 -
成
拼音 chéng 部首 戈 总笔画 6①做好,做完。例如~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②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例如~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③变为。例如长~。变~。④可以,能行。例如~,就这么办。⑤称赞人能力强。例如他办事麻利,真~。⑥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如~年累( lěi )月。⑦已定的,定形的。例如~规。~俗。~见。~例。~竹在胸。⑧十分之一。例如增产三~。⑨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⑩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