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尺
jiè chǐ
ㄐㄧㄝˋ ㄔ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界尺
文具。长数寸至尺许。用以间隔行距、画直线或镇书纸。佛教僧徒说戒时的用具。
引证解释
文具。长数寸至尺许。用以间隔行距、画直线或镇书纸。 唐•欧阳通 号界尺曰“由準氏”。参见“由準氏”。
引宋•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太宗 ﹞又以柏为界尺长数寸,谓之隔笔简。每御製或飞宸翰则用以镇所临之纸。”
宋•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晏元宪 平居书简及公家文牒未尝弃一纸,皆积以传书,虽封皮亦十百为沓……以界尺"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7e5331b75">铁界尺镇案上。”
清•袁枚 《新齐谐·坛响》:“生夜看书见白衣人坐槛上,与之拱手。生用界尺打之,抚掌大笑而退。”佛教僧徒说戒时的用具。
引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无云和尚 ﹞一日忽登禪牀,以界尺拍案一声泊然化去。”
国语辞典
界尺
划直线或镇纸的文具。
引《醒世恒言·卷二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手拿一界尺打得先生头上一个疙瘩通红了脸。」
网络解释
界尺
文具。长数寸至尺许。用以间隔行距、画直线或镇书纸。 2.佛教僧徒说戒时的用具。
界尺,为文具,以画界罫线,兼镇纸幅,与戒尺不同。
-
界
拼音 jiè 部首 田 总笔画 9①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例如~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标。~址。~线(❶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❷不同事物的分界;❸某些事物的边缘)。~限(❶不同事物的分界;❷尽头处,限度)。地~。②范围。例如眼~。世~。自然~。③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例如教育~。科学~。各~人士。④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例如无机~。有机~。⑤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
尺
拼音 chǐ,chě 部首 尸 总笔画 4①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例如~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②量长度的器具。例如竹~。③像尺的东西。例如铁~。仿~。戒~。④形容微少或短小。例如~布。咫~天涯。